解決
TPE/TPR/TPV/TPU熱塑性彈性體注塑成型粘模問題
TPE/TPR/TPV/TPU等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在注塑加工過程中,粘模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尤其是硬度比較低的情況,
TPU材料的硬度低于60A、
TPV硬度低于40A,粘模問題就相當?shù)钠毡?,尤其以主流道粘模和注塑制品粘模為最常見?br />
為什么TPE/TPR/TPV/TPU熱塑性彈性體在主流道粘模,因為主流道是離注塑噴嘴最近的位置,螺桿注塑施加的壓力最大,導致此區(qū)域材料收縮最小,由此材料與澆口內(nèi)壁要滑動就產(chǎn)生了更大的摩擦力。
TPE/TPR/TPV/TPU熱塑性彈性體在主流道粘模具體的解決方案:
方案1. 因為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的特殊性,模具表面越是光滑,吸附力越大,這點和硬塑料正好相反,所以可以把澆口襯套進行放電加工,保留一定粗細的放電紋,減小流道的吸附力;
方案2. 流槽頂針采用流槽銷式樣的倒扣形狀,增加拉流道的力量,不用擔心有了倒扣,流道會取不出來,因為這是軟膠,當然,倒扣的角度可以從小做起,慢慢實驗,如果采用一般的Z形針,有可能拉力不夠,導致流道粘母模。
為什么TPE/TPR/TPV/TPU熱塑性彈性體注塑制品粘模,相對主澆口粘模來說,產(chǎn)品粘模的概率要低點,通常產(chǎn)品粘模,發(fā)生在產(chǎn)品結構設計,比如公模拔模角度偏大,公模需要皮紋處理等等。
TPE/TPR/TPV/TPU熱塑性彈性體注塑制品粘模具體的解決方案:
公模盡量拋光成鏡面,增加吸附力,這點也是和硬塑料相反;公模的拔模角度可以適量做小,或者干脆不做拔模,如果允許的話,甚至可以做逆拔模;頂針頭部可以加十字筋條;從成型工藝方面考慮,可以母模接高模溫,公模接低模具;調整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的配方,將注塑加工溫度調低;降低保壓壓力;成型前,在模腔內(nèi)打脫模劑。正常情況下是熱塑性彈性體注塑后制品粘后模上,也就是上面所述的第一條主流道粘模和第二條情況。但有時因為材料、工藝參數(shù)設定或模具設計原因,制品會粘在前模(比如前模吸附力較大)上,難以脫模,甚至將制品拉變形或拉損傷,另外可能是因為主澆口粘住的問題,一般造成的原因是保壓壓力太大。由此也會形成斷澆口問題。對于中等硬度以上的熱塑性彈性體來說,皮紋深度增加了,倒反而容易形成粘模了,這個是需要注意的。從TPE/TPR/TPV/TPU熱塑性彈性體材料配方來改善粘模問題增加熱塑性彈性體彈性體材料的外潤滑劑,比如有機硅、油酸酰胺、芥酸酰胺、EBS等;減少軟化油的添加,相對來說直鏈石蠟油更好些;提高連續(xù)相材料的結晶溫度和結晶速率;在可行的情況下,添加一定的填料。
注:對于臥式注塑機來說,臺灣日本的一般叫公模和母模,香港的一般叫前模和后模,國內(nèi)還有叫動模和定模的,也就是:公模=后模=動模,母模=前模=定模。